欢迎光临名讲师

186-5494-7858

巴曙松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监管

擅长领域:

[法律]

[金融]

主讲课程:

邀请费用: 面议

讲师简介

巴曙松老师简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

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

云南省金融顾问

招商局和招商银行博士后流动站指导专家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宁波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兴业银行独立董事兼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徽商银行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委员

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

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

出版专著20多部

曾经担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先后被评为“中国基金业10年特别贡献奖”、“地方金融贡献奖”、“最有影响力独立董事奖”。巴曙松教授还多次应邀参加中央领导主办的各种经济学家座谈会并发表相关看法和政策建议。

研究方向

巴曙松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主持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在国内外一流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编著、翻译和出版了40本左右的专业书籍。

代表著作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6月版,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II)的专著之一

[2]《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4月版,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巴塞尔II.5的专著之一

[3]《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5月版,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巴塞尔III的专著之一

[4]《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的实施: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巴塞尔III全球实施的专著之一

[5]《2008年中国基金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信出版社,2008年4月

[6]《2009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信出版社,2009年3月

[7]《2010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信出版社,2010年7月

[8]《2011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9]《2012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10]《2013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11]《房地产大周期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12]《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论文获奖

近年来,巴曙松同志有十余篇学术论文获得全国性论文奖励,其中主要包括:

1 获得中国发展研究奖(200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2 2005年,企业年金的关联交易研究(合著),获得中国保监会主办的第二届年金征文一等奖;

3 论文《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革新问题研究》获“第九届太平洋盆地国家、地区财政金融会议优秀论文奖”(1997年);

4 论文《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论文奖(最高奖)”(1999年);

5 论文《建立基于风险的企业年金监管框架》(合著)获得2006年中国社保论坛征文奖励。

6 课题《国际金融危机下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获得第三届管理科学奖“学术奖”


金融活动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2007年8月28日,作为主讲专家之一,为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讲授世界金融形势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2002年至今)

中国银监会专家考试委员会委员(2005年至今)


社会评价

巴曙松研究员还先后被评为“中国基金业10年特别贡献奖”、“地方金融贡献奖”、“最有影响力独立董事”等奖励,因为研究成果突出,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9年全球青年领袖奖”(YGL,网址为:)。

2010年5月,巴曙松研究员在“中国证券市场20年——2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由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新浪网、中央电视台等联合主办)中,被评选为“中国证券市场20年2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奖”。





需求提交

您可以在这里提交您的培训需求:

您的企业想培训什么课题?有多少人参加?培训人员层次?提交培训需求后我们会和您取得联系,为您提供最适合您的培训课程方案!

captcha
联系吧
电话: 186-5494-7858
如遇占线或未接听请拨打:131-7640-8108

讲师咨询

课程咨询

举报投诉

咨询电话

微信询价

186-5494-7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