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暨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FIDIC-清华大学-中咨协会培训中心主任
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海外)联络教授
其它专业资格或社会兼职: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暨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 教授/博导/副院长
China Principal Coordinator, EU-Asia PPP Network for Infrastructure
欧盟“Asia-Link计划: 基础设施PPP欧亚联络网” 中方主管
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103所大学)组长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国际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专家委员(特邀)
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常委暨副秘书长(PMRC是国际项目管理学会(IPMA中国国家会员)
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
《项目管理技术》编委
《国际工程与劳务》顾问
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学位教育系列规划教材编委会副主任
《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刊编委、项目融资专刊顾问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
中经国际招投标有限公司专家顾问
国家教委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建设部监理工程师上岗证
EI和核心学术期刊《土木工程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的论文评阅人,等等
国际:
欧盟Asia-Link计划“5+1国(德BUW/英UMIST/中Tsinghua/印IIT/泰AIT+新NTU)基础设施项目融资(PPP)竞争力建设联络网”中方主管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全球项目管理认证中心(GAC)理事(Board Member)/亚洲代表
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QUT)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
建设管理类国际排名第一学术(EI)期刊《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编委
工程融资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operty and Construction》编辑顾问委员
管理类国际SSCI学术期刊《Management Decision》编辑顾问委员及其“Chinese Management”特刊客座编辑(2005年43卷第4期)
工程管理类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编委
上述英文学术期刊以及建设管理类国际排名第二学术期刊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建筑科学技术类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美国知名学术期刊《Concurr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等的论文评阅人,等等
学历与学位:
1980年9月-1985年7月: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毕业, 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管理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 卢谦教授, 教研组主任)
1990年12月-1994年1月: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合作研究, 于1995年10月顺获哲学博士学位(管理工程专业)(导师: M.Anson教授、博士,建筑及地政学院院长)
荣誉与奖励:
1979年: 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
1980年-1985年:
连续五年获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好学生”奖
1985年7月:
获清华大学“优良毕业生”称号与奖励, 并以全年级五年总评第一名的成绩获免试推荐攻读本校硕士学位
1990年10月:
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举办的“全国优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评比”第二名
1991年9月:
获"清华大学第三次优秀电教教材评比”系级奖
1995年12月:
获1995年度“清华之友──优秀教师奖励金”优秀奖
1996年1月:
获中国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与中国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管理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及优秀论文评奖"三等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三名)
1997年10月:
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学院唯一提名参加"李光耀奖学金/研究金"评比
2001年4月29日: 受邀和全额资助作为“海外特邀校友(50名青年学者)”参加“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庆典”
2001年底: 论文"Framework for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of BOT Projects in China(中国BOT项目关键成功因素的框架)"被"The Journal of Structured and Project Finance"列为"The best of our original, market-leading articles for Practitioners (最佳原创实用论文)")
2004年7月 在“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工程技术综合专题”做出突出贡献而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证书”
2004年9月 他人论文“PFI/PPP Topic Coverage in Construction Journals /国际工程管理期刊中的PFI/PPP研究题目”(Proceedings of 20th Annual ARCOM Conference in Sept 2004, 第716页说:我于1998-2003年的5年间在国际4大著名工程管理期刊中发表的PFI/PPP论文数列全球第2位)
2004年10月 获2003-2004年度"《项目管理技术》优秀作者奖"
2005年3月 获2004年度"清华大学院级先进工作者"
2005年8月 获"清华大学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6年1月 获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2005年度红烛奖"
2006年3月 获2005年度"清华大学院级先进工作者"
2006年7月 获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6年11月 他人论文“A Critical Review of Published Research on PFI/PPPs in Construction /建筑业PFI/PPP发表研究论文评述”(Proceedings of CIB W92 Conference in Nov 2006 in Salford, 第412页说:我于1996-2006年的10年间在国际4大著名工程管理期刊中发表的PFI/PPP论文数列全球第3位、第415页说:我的论文被引用量列全球第2位、第416页说:我的1篇论文被引用量列全球第10位)
2007年2月 获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2006年度精彩奖"
2007年4月 发表于2005年第1期《建筑经济》的论文“从新加坡滨水房地产案例看营销理论的应用”获“2005年度中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7年7月 我2004年的论文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是建设管理类国际排名第一期刊《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conomics》2005年6月有电子版以来至2007年7月全球全文下载量最多的10篇文章之一
2007年10月 获电子工业出版社“优秀作译者”
2008年1月 获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2006年度贡献奖"
2008年4月 发表于2006年第2期《建筑经济》的论文“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获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经济分会“2006-2007年度全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
2008年5月 发表于《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中国管理研究)》的论文“Analysis of political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in PPP in China and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 - survey results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PPP的政治风险和机会分析 - 调研结果)”获得“Emerald Literati Network Awards for Excellence 2008 (2008年Emerald优秀奖)”的“Highly Commended Award (高度评价奖)”
外语能力:
能听、说、读、写英语并用英文讲课
能阅读简单日语专业文献
计算机技能:
爱好计算机, 非常熟悉微机的操作
非常熟悉目前流行的各种项目管理软件、办公室自动化(数据库, 电子表格, 文字及图形处理) 软件、工具软件等和有关计算机语言
会英文打字, 打字速度约每分钟300个字符
工作经历:
2002年10月起兼职、2003年6月起全职: 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设管理系副教授(2002年10月-2003年11月)、常务副主任(2003年10月-2007年3月)、清华大学福建招生组成员(2004年1月起)、教授(2003年12月起)、博士生导师(2004年9月起)、FIDIC-清华大学中咨协会培训中心主任(2005年9月起)、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海外)联络教授(2006年4月起)、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2007年3月起)
1998年6月-2003年6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和环境学院建筑工程系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咨询等工作,其间还于:
2000年6月底至7月中旬作为唯一的中国人,受世界银行邀请参加其组织和全额资助的“Building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Infrastructure Finance(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高级专家知识)”师资培训
2001年2月至4月受邀作为世界银行学院在6个国家同时举办的"Frontiers in Infrastructure Finance(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前沿知识)"卫星视像函授培训班新加坡点的辅导员(Facilitator)和2002年6月新加坡国立大学面授培训班的教师
2002年10月15日至2003年6月:兼职于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
1996年7月-1998年6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结构工程学院博士后(导师:Tiong L.K., Robert教授、博士、BOT/PPP国际权威), 主要从事发展中国家建造-经营-移交(BOT)项目的风险管理的研究
1988年6月-1996年7月: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教研组教师, 历任助教、讲师(1991年7月起)和副教授(1994年12月起), 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的教学、科研、咨询和开发工作,其间还于:
1991年和1993年公派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和浇筑效率的合作科研各一年
1995年初受英国文化学会资助公派赴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大学(UMIST)土木及结构工程系做访问学者两个月,交流中英房地产开发和建筑工程管理的经验
讲授课程:
中文讲授(2003年9月起于清华大学):独立主讲研究生课程《项目融资(BOT/PFI/PPP/ABS)》和《项目计划与控制(时间、费用和资源管理等)》(2门课的学生评教得分一直列全校前15%,《项目融资》在2007年还列全校前5%);参与本科生课程《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概论》、《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前沿》、《建设管理课程综合设计》和《生产实习》、研究生课程《工程管理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和《学科前沿讲座》,并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毕业生:
博士:梁伟,PPP/BOT相关的研究,2007年8月-?
硕士:林伟新,PPP/BOT相关的研究,2007年8月-2009年7月
硕士:赵新博,PPP/BOT相关的研究,2007年8月-2009年7月
博士:刘宇文,PPP/BOT相关的研究,2006年8月-?
博士:邓鹏,部队房地产开发相关的研究,2006年8月-?
硕士:赵国富,“PPP/BOT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2006年8月-2008年7月
硕士:高士程,“FIDIC国际资质认证体系”,2006年8月-2008年7月
硕士:杨金林,“承包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2006年8月-2008年7月
博士:柯永建,“PPP/BOT项目的定量风险管理”,2005年8月- ?
硕士:李湛湛,“PPP/BOT特许协议政府保证条款的法律效力”,2005年8月-2006年7月
硕士:刘新平,“PPP/BOT项目财务评价方法的改进和风险定量分析”,2004年8月-2006年7月
硕士:刘申亮,“中国高速公路BOT特许权招标研究”,2004年8月-2006年7月
英文讲授(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于新加坡国立大学):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施工项目管理)、Information System(信息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Quantitative Methods(定量方法)、Productivity and Quality(生产率和质量)、Structures(结构学)、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施工方法与管理)、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s(建筑施工与管理中的定量方法)(后两门为研究生课程),并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毕业设计,已毕业或在读的硕/博士生有:
博士:YANG YiQing, "Modeling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Buildable Design (易建设计的智能决策系统模型)", 29/07/2000-end 2003
博士:MAO Zhi, "Forecast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level Productivity Growth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预测建筑业生产率增长)", 09/10/1999-12/12/2002
博士:ZHOU Ji, "Effect of IT as a Platform for Construction Reengineering in Singapore in Terms of Productivity (信息技术作为施工过程重组优化平台对新加坡生产率的影响)", 13/07/2000-25/08/2000 (转去美国了)
硕士:LI Yan,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the Benefits th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ings to Construction (信息技术带给建筑业好处的衡量模型)", 23/07/2001-end 2003
硕士:MD Shahinul Islam, "The Impact of National CAD Layering Standard on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y of Singapore (新加坡CAD图分层国家标准对建筑业的影响)", 07/06/2002授学位
硕士:Mohammad Ashraful Hoque,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发展中国家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 15/05/2002授学位
硕士:Tauha Hussain Ali, "BOT Arrangements f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Pakistan (巴基斯坦基础设施项目的BOT模式)", 29/01/2002授学位(现在澳洲读博士)
硕士:Shivaprasad P S, "Virtual Project Management Challenges and Implications (虚拟项目管理的挑战和内涵)", 15/01/2002授学位
硕士:CAO DanTong, "Implication Cost: Analysis of Key Contract Clauses in China Construction Contract (隐含成本:中国建筑施工合同主要条款的分析)", 22/09/2001 (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带出的第一个硕士)
中文讲授(1988年6月-1996年7月于清华大学):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软件(获清华教学检查通报表扬)、英语实践、专业英语写作(曾获"清华通讯"专访并表扬)、FIDIC合同、生产实习、系统规划决策基础、施工组织与网络计划、运筹学(后三门为研究生课程),并指导硕士生和本科生毕业设计
行政管理:
2003年10月至今: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常务副主任(2003年10月-2007年3月)、清华大学福建招生组成员(2004年1月起)、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2004年6月起)、FIDIC-清华大学-中咨协会培训中心主任(2005年9月起)、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海外)联络教授(2006年4月起)、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2007年3月起)等
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工程系本科生三年级课程负责人(Year 3 Leader for B.Sc.)
2001年12月至2003年6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国际项目管理高级研讨班"(英文班)协调员(Coordinator)
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IT(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建筑工程系网站委员会主任
1998年6月-2000年6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和房地产学院(现设计与环境学院)机房副主任、网站负责人、施工经济与管理研究小组副组长
1988年-1990年: 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建管8班主任(使该班成为"校甲级团支部"和"系优良学风班")
主要科研:
2003年6月至今: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和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主要从事项目管理、项目融资(BOT/PPP/PFI)和风险管理相关的科研和咨询项目,主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港联合资助项目“中国PPP项目风险公平分担机制研究”(2008.1 ~ 2011.12,中方负责人,30万元);欧盟Asia-Link计划“5+1国(德国BUW/英国UMIST/中国Tsinghua/印度IIT/泰国AIT+新加坡NTU)基础设施项目融资(PPP)竞争力建设”(2004.4 ~ 2007.3,中方主管,4万欧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PPP/BOT项目财务评价方法的改进和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2005.1 ~ 2007.12,负责人,15万元);北京奥组委项目“奥运场馆建设风险管理研究”(2004.1 ~ 2004.9,主要参与,38.5万元);国家教委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和清华大学归国人员启动项目“中国承包商与外商Joint Venture的风险管理”(2003.6 ~ 2005.5,负责人,7万元)
1998年6月-2003年6月: 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和环境学院建筑工程系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科研“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投标招标、合同管理及风险管理”、“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施工效率及其模拟”、“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实测和改进”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和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等,并发表数十篇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论文,加入该学院以来所发表一流学术期刊论文数列全学院前茅
1996年7月-1998年6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结构工程学院博士后, 从事科研"发展中国家建造-经营-移交(BOT)项目的风险管理",并发表多篇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论文,期间所发表论文总数在该学院当时所有博士后中排名第一
1994年-1996年: 独立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青年基金项目“自动识别工程图生成网络计划进行索赔管理的智能辅助系统”, 获资助5.5万元,顺利完成项目并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成果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1年和1993年: 再次受聘为香港理工大学的助理研究员, 参加合作科研"香港地区建筑工程预拌混凝土浇筑效率的实测与模拟研究", 在工地度过了整整一年实测收集数据,因成果优秀实用,后来被破格追溯注册为博士生, 并于94年通过了由英国里丁大学(Reading)等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的答辩后被授予博士学位
1990年7月-12月: 与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计算中心合作完成“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HTPM的汉化与推广”, 该项目已通过鉴定并已办班(本人主讲)向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及全国部分施工单位推广
1989年-1991年: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第七子课题"建设工程成本预算和施工管理的专家系统"研究, 主要完成“FIDIC合同通用条件的检索与专用条件的辅助撰写系统”, 参加完成“基于网络技术的工程项目计划及索赔专家系统”, “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实用与教学专家系统”。第七子课题于1989和1990年两次获该重大项目组研究成果年度交流评比第二名, 1991年度获第三名, 子课题的三个子项皆已通过鉴定并应用推广, 重大项目已通过基金委及有关八个部委的联合验收并获很高评价
1987年8月-1988年6月: 结合香港工作及继续参加科研“建筑工程项目计划管理软件”(程序编制、应用和销售推广, 并负责维护), 完成硕士论文“海外承包工程的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 该软件于1988年通过鉴定, 并转让给全国50多家施工单位和高校使用, 1990年10月还获中国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举办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优秀应用软件全国二等奖”
1986年10月-1987年7月: 受聘为香港理工大学的助理研究员, 参加合作科研“香港地区大型房屋建造工程的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 该成果已在香港有关工程上得到了应用, 并被收录于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建筑工程计算机应用国际培训班"的教材中
1985年1月-1986年6月: 结合本科毕业设计和准备硕士论文, 与中建总公司、中国科学院等合作, 参加科研“建筑工程项目计划管理软件研制”
咨询和开发:
请参见校外讲学咨询等活动。
媒体采访与报道选:
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联合早报》记者(现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沈冰1999年8月24日对我的专访报道: 投资中国基础设施项目风险, 我国商家视贪污为大患: 图形版|文字版(国际著名有线新闻网彭博社(Bloomberg)隔日进行了转载)。
国际著名有线新闻网彭博社(Bloomberg)1999年9月17日对我和其他人有关新加坡投资中国的采访报道(英文), 新加坡最大的英文报之一: 商业时报(Business Times)隔日进行了转载(图形版|文字版)。
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联合早报》记者(现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沈冰2000年1月8日对我的专访报道: 中国实行《招标投标法》降低基建项目风险: 图形版|文字版。
《环球企业家》杂志记者王亦丁2001年12月底对我有关中国BOT项目现状的采访报告,刊2002年第2期,《南方周末》2002年1月31日转载
《智囊-财经报道》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反思:中国垃圾问题"印刷版文中引用了我的BOT研究成果和个人照片,国内主要网络媒体如新浪网等进行了转载
中国商务部的《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1期文章引用了我的BOT研究成果,并由多家网络媒体如中国能源网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等转载
2003年10月30日《建筑时报》、2003年11月6日《建筑时报》、2004年2月10日《中华建筑报》分别报道了我在“青海建外20周年国际论坛”上做的有关BOT的讲座
2004年3月23日与其他六位"业内顶级专家作客新浪谈WTO与中国建筑业",商务部《WTO经济导刊》作了"让海外工程写上中国建筑的名字"全程报道,其他媒体如《国际商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质量报》等也作了报道
《环球企业家》记者王亦丁采访文章“非公36条使民企面临特许经营诱惑”(2005年4月号),新浪网、中国水网和网易商业报道等数十家媒体转载
《中华建筑报》记者吕红菊采访文章“BOT: 还建设投资市场之‘手’”(2005年4月5日)
《国际融资》记者石洋采访文章“项目如融资的瓶颈在哪(网页摘要 | PDF全文)”(2005年5月号)
《中国经营报》记者索寒雪专访文章“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轮投资热潮 警惕‘带刺的玫瑰’”(2005年6月13日),新浪网、智网等媒体转载
人民网记者采访"人民时评:让客商夜晚进城变白天进城"(2005年8月27日)
《中国经营报》记者索寒雪采访文章“北京基础设施也特许经营了”(2006年3月10日),招商网、超商网等媒体转载
《建筑经济》核心期刊2005年第8期专访“谈谈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等转载
项目管理联盟网站专访清华大学王守清教授
《中华建筑报》2006年5月9日采访"辨明明礁暗堡、驭浪国际商海"、2006年5月23日有关合资工程企业风险管理的专访、2006年6月20日有关规避BOT/PPP项目风险的专访
《项目管理技术》期刊2006年第5期专访“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并成为封面人物
《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21日采访报道“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迅速 师资培养培训问题亟待解决”,众多媒体转载
《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25日采访报道“项目管理硕士,又一个赚钱的招牌?”,新浪网等众多媒体转载
《施工企业管理》期刊2006年第6期专题“BOT是馅饼,还是陷阱”采访“好一朵带刺的玫瑰——访我国著名BOT专家王守清教授”
《投资北京》期刊2007年第8期专题“BOT是美梦,还是噩梦”采访:“BOT是否将再起波澜——访我国著名BOT专家王守清教授”
其他有关报道或采访文章等
论文与著作:
(注:以发表日期先后为序,最新论著列在页末;分类排序请见英文版网页;欲获得论文全文,请跟我联系)
王守清,《双代号网络的研究及其电算程序》, 清华大学学士论文, 1985年7月
Pau, S. H. and Wang, Shou Qing, 《Computer Aide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Large Housing Projects in Hong Kong (香港地区大型房屋建造工程的计算机辅助工管理)》, research report, Dept. of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July 1987
王守清,《海外承包工程的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 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88年6月
王守清等,《宝钢施工技术系列录像之一: 组合钢模板》, 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 1989年3月(该录像于1991年9月荣获“清华大学第三次优秀电教教材评比系级奖”
王守清等,《宝钢施工技术系列录像之二: 压型板的生产》, 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 1989年3月
王守清等,《宝钢施工技术系列录像之三: 宝钢施工简介》, 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 1989年3月
王守清, “应用电子表格进行不平衡报价”, 全国施工企业微机应用首届经验交流年会论文, 辽宁沈阳, 1989年9月
卢谦, 王守清, “土木工程(国际通用)合同条件(FIDIC)自动检索系统”,《建筑管理现代化》, 1989年第4期
Lu, Youjie, Lu, Qian and Wang, Shou Qing, An Expert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Bidding of Overseas Projects (海外工程的报价专家系统),《Application of 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 in Civil Engineering (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seminar materials), Dept. of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 Hong Kong Polytechnic, Feb. 1990
王守清, 卢谦,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HTPM”,《建筑管理现代化》, 1990年第1期
王守清, 卢有杰, 卢谦, “专家系统及其在国际工程投标报价中的应用”,《建筑管理现代化》, 1990年第3期
王守清, “预防大麻病毒的一个方法”,《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0年第5期
王守清, “瞄准国际市场, 开发实用软件, 促进建筑管理现代化”, 全国施工企业微机应用第二届经验交流年会论文, 辽宁鞍山, 1990年7月
卢有杰, 卢谦, 王守清, “国外土木工程投标报价专家系统ESBOP”,《国家自然科基金会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1989年度论文汇编》, 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0年8月, 该论文获该年度评比第二名
王守清, “英文书信大全软件”, 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部, 1990年8月
王守清,《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汉化版CTPM使用说明书》, 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 1990年9月
王守清,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系统汉化版CTPM简介”,《计算机世界报》, 1990年10月23日
卢谦, 朱燕, 王守清, “建筑工程网络计划管理软件”,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 “全国优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评比”资料(软件获第二名), 北京, 1990年10月
王守清, “国内外现有网络分析计划管理软件的缺陷及改进方向”,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90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 湖北武汉, 1990年11月
卢有杰, 卢谦, 王守清, “国外土木工程投标报价专家系统ESBOP在实用化方面的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建设工程中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1990年度论文汇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年12月, 该论文获该年度评比第二名
王守清, “最新工程项目管理软件TIME LINE 4.0介绍”,《建设监理》, 1991年第6期(宏咨询项目管理网站转载)
卢有杰, 王守清,“国外土木工程投标报价专家系统ESBOP使用说明书”,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991年3月
王守清, “香港的旧城改造”,《城市开发》, 1991年第3期
王守清, “最新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建筑管理现代化》, 1991年第3期
Anson, M., Pau, S. H. and Wang, Shou Qing, Performance Yardsticks for Concreting in Hong Kong (香港地区混凝土浇注效率的衡量标准), Proceedings of the 24th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Ready Mixed Concrete Organization, Yugoslavia, April 1991
卢谦, 卢有杰, 王守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课题‘工程建设中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第七子课题: 建设项目成本测算和施工管理专家系统总结报告之一——国外土木工程投标报价专家系统ESBOP研制报告”,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991年12月
卢谦, 朱燕, 牛永宁(王守清, 王晋等参加前期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课题‘工程建设中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第七子课题: 建设项目成本测算和施工管理专家系统总结报告之二——基于网络技术的工程项目计划及索赔专家系统HESPC研制报告”,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991年12月, 该论文获该年度评比第三名